说到「提高工作效率」就不说花里胡哨的了,下面这些软件,是必备的 Mac 效率工具,让你工作和生活都省时省力省心。
菜单栏用好了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效率,下面我将会介绍一下我常用的软件和对应的使用技巧。
它能够统计用户在Mac上使用各种应用的具体时间分配,无需开启任何计时器便可清楚的了解用户在任何所运行过的程序上所花费和消耗掉的具体时间。
用于强制专注的软件,可以设定相应时间内只允许用什么软件或禁止用什么,菜单栏上显示当前专注时间段剩余的时间。
一般我会选择 Timing 和 Focus 配合使用,一个用于记录一个用于计时,这些都可以通过菜单栏很轻松的完成而不需要打开软件主界面。
如果你从没接触过 Menubar 的自定义,你可能对这个软件比较陌生,但如果你想要让你的 Menubar 完全可控,那么 Bartender 是不可或缺的。
下载安装好 Bartender 后打开「Menu Items」设置,点击对想要设置的应用图标可以看到 Bartender 提供了两个主要的设置 —— 「Menu bar item should」和「When item updates」。
「Menu bar item should」是控制这个图标什么情况下显示的,有四个级别:Show、Hide、Always Show 和 Always Hide。默认所有应用都是「Show」即显示,将之修改为「Hide」则可让它隐藏。在平常使用 Mac 时如需查看隐藏的图标则点击 Menubar 中 Bartender 图标即可让它显示出来。
「When item updates」则是一种更「智能」的方式。Menubar 中的项目图标一般都设计为了随着应用相应状态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设定了「When item updates」后就可以让 Bartender 去自动判断图标是否变了,如果有改变则即使你将上个配置定为了「Hide」相应图标也会在改变后的一定时间内显示出来。例如 QQ 就可以日常「Hide」并设定 「When item updates」,让它日常不会占据你的 Menubar,但在来消息了后又能自动显示出来。
除了可以通过点击 Menubar 中的 Bartender 图标来切换 Show 和 Hide 模式,更强迫症的也可以隐藏掉 Bartender 自己的图标并通过快捷键切换模式。
iStat Menus 就是纯粹的「展示一些我们随时可能需要看到的内容」。iStat Menus 的功能相当强大,支持查看日期时间、天气信息、CPU内存硬盘的使用情况、网络状况、内部传感器状态(例如温度)、电池情况,并支持选择性开关需要的功能和自定义展示的格式,在满足预设的条件时也支持利用通知来提醒我们注意。
你绝对会有一种情况就是偶尔需要一个功能,这个功能用的频率不高却也总用。如果是需要装一个软件的,装了觉得有点可惜,但如果不装每次都要去搜解决方案又过于繁琐;如果是需要切换系统设置的,每次进入系统偏好设置找到这个选项都很麻烦,而分配快捷键直接进入相应的选项菜单代价又过于「昂贵」。这时,Menubar 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需要的功能作为 Menubar 中某项的子菜单,这样调用相应功能只需两步,并且 Menubar 的一个小图标也足够轻量。
Parallels Toolbox 是大名鼎鼎的 Parallels 公司出品的,这个公司的产品以昂贵好用出名,Parallels Toolbox 就很好地解决了我上面说的两个痛点。
我常用的功能有屏蔽摄像头(Block Camera)、屏幕录制(Record Screen)、录音(Record Audio)、阻止睡眠(Do not sleep)、弹出所有宗卷(Eject Volumes)、演讲者模式(Presentation Mode),前四个就不细说了,看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Mac 下的软件安装往往是一个 dmg 文件,安装完后手动弹出很烦,而「弹出所有宗卷」功能就可以一键将这些 dmg 文件都取消挂载。这个功能还支持配置要弹出的文件类型,例如可以选择不弹出实体宗卷、不弹出网络宗卷等。
「演讲者模式」很适合做演讲和录课时使用,它会隐藏桌面图标、开启勿扰模式、阻止系统睡眠,并可设定在接入外部显示器时自动启用。
One Switch 的功能有隐藏桌面、黑暗模式、保持亮屏、屏幕保护、勿扰模式、一键连接 AirPods、开关 Night Shift、显示隐藏文件,这些功能都比较好理解。
它确实是简化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功能,但黑暗模式和 Night shift 一般不需要手动切换,屏幕保护也很少需要手动启动,隐藏桌面对于大多数人也并非经常性活动,勿扰模式可以通过触控版呼出通知中心快速开关,显示隐藏文件在 Finder 中按默认的 Command+Shift+. 快捷键更加方便。不得不说,它提供的功能是真的有些鸡肋。
ToothFairy 的作用就是蓝牙快速连接:每一个蓝牙设备生成一个 Menubar Item,点击就是连接、再点击就是断开,将蓝牙设备的连接需求彻底简化为一步。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将连接简化为一步的优点固然快,但如果你有过多的蓝牙设备并都需要频繁切换连接那么这个设计反而糟糕。我个人解决这个是利用 LaunchBar + AppleScript 解决的,开发者表示有支持 AppleScript 的计划,但目前还是只能通过模拟点击来实现,幸好利用 Bartendar 隐藏掉相应的图标也不会影响「模拟点击」效果。
Boom 3D 它不仅可以改善你iTunes的音乐效果同时对于你播放电影文件或者在线视频均起作用。
不得不说,我实际使用的感受 Boom 3D 很舒服,一方面体现在它可以标出正在播放声音的软件、界面好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我切换扬声器耳机音箱等时帮我自动切换好输出源。
Instant Translate 是一个菜单栏翻译辅助工具,使用了谷歌的翻译引擎。相比于网页版的 Google Translate,Instant Translate 作为独立 app 的优势有二:一是状态栏的位置醒目却不突兀,非常适合翻译工具等需要频繁访问、却又不想与其他生产力 app 喧宾夺主的需求;二是功能设置巧妙,如自动翻译剪贴板、自动切换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等,有助于随点随用、提高效率。
有了以上这些软件的帮助,你的Mac一定会比之前更加高效!